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小鼠模型
诱导方式
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
造模机制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变,骨强度下降而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其发病机制复杂,诸多因素影响其发病过程,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其确定发病因素之一。切除双侧卵巢(去势模型)的小鼠体内雌激索分泌水平下降,其对破骨细胞的抑制减弱,破骨细胞功能活跃,成骨细胞的功能代偿性增强,但总趋势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呈高转换状态。本模型引起的骨质疏松与人类女性绝经后骨丢失相近。
造模方法
1. 小鼠3%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麻醉后仰卧,腹部脱毛。
2. 在无菌条件下于腹股沟水平沿腹中线剪开皮肤及肌层,暴露腹腔。
3. 分离子宫并摘除卵巢,清理伤口后分两层缝合皮肤及基层,待小鼠清醒后,将其放回洁净笼具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定期观察小鼠状态及死亡情况并做好记录。
4. 术后3天,每只小鼠每天注射4万单位青霉素,防止感染。
5. 对照组仅摘除卵巢周围约1 g脂肪,而保留卵巢,其余处理相同。
6. 12W取材,X线测量各组小鼠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 ,BMD),再腹腔注射麻醉,摘眼球取血,室温静止2h,4℃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上层血清,置-80℃冰箱保存备用。取小鼠胫骨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