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VD)模型
背景介绍:
血管性痴呆(VD)模型是一种模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状的实验动物模型。该模型通过模拟脑血管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或慢性脑低灌注,来研究VD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潜在治疗策略。
动物信息:
C57BL/6J小鼠,雄性,8周龄
造模方案:
1、手术操作:在动物麻醉状态下,通过颈部手术暴露颈动脉。
2、血管结扎:选择性地结扎单侧或双侧(缩窄)颈总动脉,造成慢性脑低灌注。
3、血管夹闭:使用动脉夹暂时阻断血流,或通过线栓法造成局部脑梗塞。
造模周期:
24h(造模后48h死亡率30%)
应用:
VD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脑血管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痴呆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改善认知功能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潜在药物。
模型评价:
1、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运动协调性等。
2、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估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3、神经病理学评价:通过组织切片和染色(如HE染色、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结构变化。
4、神经影像学检查:使用MRI或CT等技术评估脑血管病变和脑萎缩。
5、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与认知功能和血管病变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
6、行为学测试:进行如新物体识别测试、社交行为测试等,评估动物的认知和社会行为。
结果展示:
图1 模型构建示意图
图2 血管性痴呆模型矿场实验结果
图3 血管性痴呆模型脑海马区切片(免疫组化)显示α-SMA蛋白表达升高
参考文献:
1. DOI: 10.3390/biomedicines10020446